Brone Candle

QTY: 1 $25.00
  • Subtotal:
  • $130.00
2013/1/25

《天工开物》与明清农业经济的关系

主要介绍《天工开物》出现前后明清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简况以及《天工开物》中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的运用,《天工开物》中一些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和耕作种植技术的运用对明清甚至当今农业发展的都起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017/9/18

GIS技术支持下的北宋初期丝路要道灵州道复原研究

在9世纪后半叶乃至整个10世纪的丝绸之路东、中段交通网络系统中,灵州道占有一席之地。宋初,大食、回鹘、于阗以及归义军等民族政权多通过灵州道与北宋王朝进行经贸、文化往来。本文主要针对这一时段内灵州道的畅通情况及其道路性质进行探讨,在原有文献考证的基础上,利用考古资料、GIS技术,尽可能实现对灵州道古地名数据的精确地理定位,最后使用ARCGIS技术,绘制灵州道的道路走向地图,为北宋灵州道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综合研究提供地理学依据。

2019/4/28

宋代官方出版事业概述

宋代是雕版印刷的普及时代,官方和民间两大出版系统日渐形成。宋代官方出版机构数量众多,出版内容广泛,出版特色体现在国子监的地位、用纸、经注合一等方面,发行渠道有皇帝宣赐和售书两种,出版管理严格且出现了版权保护,在中国出版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011/8/10

古代农书目录学渊源考

结合历代目录学家古代农书编目认识、官修史志书目子部农家类著录的演变轨迹,以及现代农书与古代农书的整理情况,指出作为子部的二级类目农家类不仅需要细分子目、详加著录,更需要出现专科目录,从而既能符合目录学的历史发展趋势,又能够为后人搜求、研究古代农学文献提供大量珍贵的资料。

2015/6/23

《农桑衣食撮要》对元代农业经济的影响

在元代之前,由于南宋王朝的腐败无能,所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都处于非常薄弱的位置,造成了民不聊生。元朝在消灭宋朝之后,就需要马上地恢复和发展因为战争而破坏的农业生产,鲁明善在《农桑衣食撮要》中所提到的农业经济思想具有重要的时代性意义。

2020/3/15

从《树艺篇》到《汝南圃史》——明代农书生产过程的个案研究

《汝南圃史》的"祖本"是《树艺篇》,且中间经由《花史》一书的修改方才完成。作为"稿本"的《树艺篇》记录了很多明代士人获取农学知识的基础史料,从中可以发现时人从藏书与阅读、游历与交往、采访与躬耕等多个方面获取农学知识。进一步考察《树艺篇》及其删减本《花史》对这些知识的加工,发现撰者颇重视"知识性"的介绍,并在一定程度上流露出该书作者乃是"士人"的身份。《汝南圃史》则在吸收了以上两种编辑与撰写倾向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化了撰者所获取的农学知识。研究表明,农书的撰写并不都来自于实际的生活经验,在很大程度上,明代农书的生产过程,就是文本不断再造的过程。

2011/9/20

古农书现代价值考略

以古代文献中的农业记载为主线,揭示了古农书分布的情况以及特色性,并对古农书的价值进行分析,指出古农书不仅是研究我国文明史所必须利用的资料,同时也是促进今天的农业经济、文化发展所必须借鉴的宝贵文字载体。

2015/7/25

科学、技艺、技术:中国农业从物质到知识的穿越

中国农业在中国农政管理系统中是治国之本,该系统兼容地方文化多样性,扎根社会网络,对科学、技艺、技术的知识与实践产生了积极作用。在19世纪之前,几乎没有任何西方国家在促进农业生产和传播农业知识方面有所作为,中国却从宋代开始已经全面着手,政府发挥各级官员、文人学士、地主作者、农民和工匠的综合作用,鼓励官民合作,发展先秦以来的儒家伦理政治、伦理社会秩序和伦理道德民俗,更新了中国农业国家的知识系统与宇宙观。发展这一方向的研究成果,能够增加我们对科学与规律的理解,而它不仅存在于中国,也普遍地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前现代时期之中。

1994/8/28

山西古农书考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是中国农业文化最早的发祥地之一。本文对山西的古农书从三个方面作了研究:其一,通过考证,收集了山西籍人所著的古农书21种,涉及到农学、畜牧、水利、果树等诸多方面;其二,通过考证,收集了山西清末以前所出版的古农书24种,对中国部分古农书作了系列地展现;其三,围绕山西有代表性的古农书《马首农言》,作者对该书现存的6种不同版本,对其作者祁隽藻的年谱、主要著作以及有关农业诗文进行了考证。本文有助于对山西古农书书目、类别、影响等方面的进一步研究。